2018年6月3日經課

信仰省思

撒母耳記上 3:1-10, 哥林多後書 4: 5-12, 馬可福音 2:23-3:6

光明與黑暗–II

記得今年1月7日的經課,我們對比了「悔改的洗」和「聖靈的洗」的分別。前者是黑暗的,因它是靠肉身(自己的努力),後者是光明的,因它是靠聖靈,藉此我們的品格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變。本周經課再給我們更多個例子去證明這一點。

以利的「老」和童子撒母耳的「幼」正好形成強烈對比。以利代表僵化的宗教,心眼盲了,所以感應不到神的默示。撒母耳有的是一顆赤子之心,在「神的燈」(聖靈)的光照下,便能清楚聽見神的聲音。僵化的宗教在耶穌時代更是明顯;法利賽人將律法完全替代了聖靈的感動,律法甚至成為他們論斷人及操控人的武器,耶穌稱他們為「瞎眼領路的」(太23:16),把耶穌釘十字架的不就是這些「律法主義者」嗎?哥林多後書所說的「瓦器」(代表人),本質是不通透的,因著裡面那「寶貝」(聖靈)的超自然力量,竟然可以發光,還照亮別人;力量不在「瓦器」,而在「寶貝」,寶貝令瓦器的「本質」(Being)改變了!

這樣看來,試圖靠自己的努力去滿足律法要求的(Doing),是自欺欺人,看不見神的光。唯獨依靠聖靈,內心時刻充滿著神的亮光,人的本質才會改變,行事為人自然不再一樣。

 

讀經一             撒母耳記上 3:1-10

 1童子撒母耳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。當那些日子,耶和華的言語稀少,不常有默示。2一日,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;他眼目昏花,看不分明。3神的燈在神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裏,還沒有熄滅,撒母耳已經睡了。4耶和華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說:「我在這裏!」5就跑到以利那裏,說:「你呼喚我?我在這裏。」以利回答說:「我沒有呼喚你,你去睡吧。」他就去睡了。6耶和華又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,到以利那裏,說:「你呼喚我?我在這裏。」以利回答說:「我的兒,我沒有呼喚你,你去睡吧。」7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,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。8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,到以利那裏,說:「你又呼喚我?我在這裏。」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。9因此以利撒母耳說:「你仍去睡吧;若再呼喚你,你就說:『耶和華啊,請說,僕人敬聽!』」撒母耳就去,仍睡在原處。10耶和華又來站著,像前三次呼喚說:「撒母耳啊!撒母耳啊!」撒母耳回答說:「請說,僕人敬聽!」

讀經二             哥林多後書 4: 5-12

5我們原不是傳自己,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,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。6那吩咐光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,已經照在我們心裏,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。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。8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;心裏作難,卻不致失望;9遭逼迫,卻不被丟棄;打倒了,卻不致死亡。10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,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。11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,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。12這樣看來,死是在我們身上發動,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。

讀經三             馬可福音 2:23-3:6

2:23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。他門徒行路的時候,掐了麥穗。24法利賽人對耶穌說:「看哪,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?」25耶穌對他們說:「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缺乏飢餓之時所做的事,你們沒有念過嗎?26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,怎麼進了神的殿,吃了陳設餅,又給跟從他的人吃。這餅除了祭司以外,人都不可吃。」27又對他們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28所以,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。」

3:1耶穌又進了會堂,在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。2眾人窺探耶穌,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,意思是要控告耶穌。3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:「起來,站在當中。」4又問眾人說:「在安息日行善行惡,救命害命,哪樣是可以的呢?」他們都不作聲。5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,憂愁他們的心剛硬,就對那人說:「伸出手來!」他把手一伸,手就復了原。6法利賽人出去,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。

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